2020年7月24日A股投资市场,今天,重大政策变化
今天,大家都在讨论一件事情,那就是锁定18个月的定增,可能会被限制。
业内目前认为,如果是产业投资者参与这种定增,还是没问题,但是如果是普通的私募,公募基金去参与,可能就弄不了了。
这事,我了解下来,靠谱的概率还是比较大。
最近已经有几家医药公司,修改了定增,变为锁定六个月。
目前市场都倾向于把这事理解为,避免大佬套利,割韭菜
举个例子,上市公司现今年利润本来4个亿。准备募资20亿,某大佬要一手包办定增,锁定18个月。
现在的规则是打8折,表面上看也合理,人家毕竟锁定一年半不能卖。
但现实操作中,上市公司很容易,为了满足大佬低价拿到筹码的诉求,适当进行财务调节,本来4个亿的利润,可能压缩到让市场感觉到只有3个亿。
这样一来,市场价,可能比公司内在价值的股价,可能又低20%,加上之前打折的8折,其实就相当于6折拿到筹码了。然后上市公司,可能还给大佬预留了一笔,明年很好的业绩增长。
一顿运作下来,基本上,如果市场不发生系统性风险,大佬很容易一年多整下来,就赚一倍多两倍,
这种搞法中,其实上市公司的经营变化并不大,不支持一两年赚一两倍的业绩。但是通过一些伎俩,大佬套利成功,上市公司募资到手,韭菜接盘。
所以,我们要为这种打补丁的政策,点个赞。
当然,目前业内认为,如果引进有产业协同效应的企业,做战略投资者,那应该还是支持的。
比如我彪记烧烤股份公司,现在引入美团作为战略投资者,定增入股,美团进来后,每天帮我在他们app发布广告,吸引那些半夜想吃烧烤的。这样一来,我本来一年1个亿的利润,变成,明年2亿,后年四亿。
股价涨4五倍,轻松,这个过程中,上市公司,战略投资者,二级市场股民都赚钱。
割韭菜和共赢,是不一样的。
---------
前几天,我说,这两年的三大主流赛道都涨的很多,可能歇一歇
其实最近,食品,芯片‘电子整体都疲软了。唯独医药股里面,疫苗特别坚挺
其实也好理解,这里面,医药股的逻辑,真的比消费和科技要强。
首先,医药股不受外部贸易战影响。
在需求层面,这波领涨的疫苗股,是真的受益于全球疫情,大家可能感觉国内好像没啥事,其实全球疫情新增人数,还在一直新高。
当然,我也就是马后炮的在这里分析一下原因,医药股研究门槛特别高,能够一直重仓赚到这个钱的,我表示佩服。
—————
最近,很多读者问,最近很多券商不通过公众号发研究报告了,有没有比较好的地方去看。
其实普通投资者,随便下个炒股app就可以满足你的需求了。
很多人一个月也看不了几份报告,哪怕一周看了一份报告,他都感觉自己特别严肃认真在搞研究。
如果致力于专业投资,那真的还是有必要找一些专业的网站下载报告。有时候,一份报告,可能就决定了,你能不能把握一个投资机会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期权记的原创文章,遵循CC 4.0 BY-SA版权协议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。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qiquanji.com/post/9407.html
本站声明: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及时处理。